首页 >> 飞蓬

上海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罂粟莲花

时间:2022/07/11 19:19:10 编辑:

上海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

74岁的尹阿妹抱出一大本相册,向记者介绍每张照片的由来

照片上17岁的尹阿妹,齐耳短发,飒爽英姿,坐在“庞大”的拖拉机上。

宝山区西门街一幢普通居民楼里,74岁的尹阿妹抱出一大本相册。其中一张放大的黑白照中,17岁的她,齐耳短发,飒爽英姿,坐在“庞大”的拖拉机上。很多人觉得这张照片“眼熟”:这不是64年版一元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么?每每这个时候,尹妈妈总是轻轻一摆手:“人民币上的原型和我不搭架,这个荣誉不要去争的。”

不过,有一项“荣誉”尹妈妈倒不谦虚,而且一辈子引以为豪。她是上海第一批,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在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高潮中,她和她的姐妹们,立下了了不起的功劳。

“我从小就听党的话,是党培养了我的一切。”贫苦出身的尹阿妹,终生不忘党的恩情。她回忆说,上海刚成为解放区时,自己还是个“红小鬼”,14岁的时候入了团,三个月后当了团支书。1955年的一天,村里老支书告诉她,市里要成立拖拉机手培训班,问她想不想去。尹阿妹一听就跳了起来,“报纸上说,苏联农村耕地不用牛,都用拖拉机。可那时候,村里锄地还用铁鎝。我心里早就翻腾了。”

1955年10月,17岁的尹阿妹来到当时的中苏友好大厦报到。很快,要当拖拉机手的兴奋,就被接踵而至的困难冲淡了。全班70多位学员中,她的年龄最小,可人家一般都有初中文化,她只上了三年半的学,什么代数呀物理呀,一点也不懂。第一堂课上,捷克斯洛伐克的专家讲解拖拉机原理,随堂译员用普通话一句句翻译,尹阿妹一句都听不明白。看着别人飞快地在本子上记,急得快要哭出来了。

头一堂课下来,尹阿妹差点打了“退堂鼓”,不过她心里有股子韧劲。课堂上听不懂,下课就向哥哥姐姐问。别人的笔记借过来,晚上钻在被窝里看,蹲在路灯下背,有时干脆躲进厕所里,把马桶盖翻过来当桌子,趴在上面不停地抄。

三个月后,尹阿妹顺利从培训班结业,被分配到北郊区八一拖拉机站工作,成为全市第一个女拖拉机手。

尹阿妹回忆说,那时候,心里有种“强烈的翻身感”,干起活来从不觉得苦和累。连环画《女拖拉机手尹阿妹》中有个场景,有一年夏收夏种,村里召开拖拉机手大会,每个组都报全年耕地指标,尹阿妹心里盘算了一下,忽然站起来说:“我们组订1万亩,向全市拖拉机手挑战。”

起先,一台拖拉机一天只能耕六七十亩,尹阿妹看着心里直发急。她发现,因为耕地没计划,东耕几亩,西耕几亩,拖拉机老是跑空趟,加上犁头装得不好,耕的地深浅不均,时常要返工。她和组里拖拉机手一起琢磨,发明了效率更高的三棱套耕法,尽量少跑空趟,少开倒车,多省柴油,她还连日连夜拼命工作,创下了日耕131亩的纪录。

1958年,这位“农业战线上的丰产模范”,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在摊满一茶几的荣誉证书中,尹妈妈觉得,三个红旗手的奖章是“分量最重的”。

如今,已逾古稀之年的她,说起此生最激动的时刻,就是当年上海各界妇女座谈会,周总理会见时那句:“上海那位女拖拉机手来了吗?”她记得,周总理亲切地问她有什么困难,她如实说刚开始耕出来的土质量不好。总理问怎么质量不好。她又说,耕出来的土“高像浪山低如海,土地像是排门板”。总理听了哈哈大笑,问她什么叫“排门板”。她解释说,就是土堆大得像一扇门板。总理又问:“现在怎么样?”尹阿妹回答说,现在技术革新了,耕出来的土很细,群众很欢迎。“那很好。”总理翘起了大拇指。

尹阿妹的说,周总理的鼓励,激励了她一生,“总理要我学好本领,为更多农民服务,为广大妇女争气。”现如今,已经70多岁的尹阿妹,老想着发挥“革命余热”,社区里有她力所能及的活动,她也经常不肯闲着。她还说,很多当年劳动过的地方,如今都变成了高楼大厦,“社会进步发展了,这是多么可喜的事。”

结束采访前,尹妈妈执意送到门口,拉着记者的手一个劲说:“不要宣传我个人。没有党的培养教育,就不会有我的今天。”

污水池堵漏

纱窗

钢模板价格

膏药定制厂家

安阳发电机出租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