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文章

榆林实现由沙逼人退到林逼沙退改变匍匐薹草

时间:2022/11/24 21:00:11 编辑:

榆林:实现由“沙逼人退”到“林逼沙退”改变

神木锦界沙地

11月1日消息:自从1978年我市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以来,榆林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全市造林保存面积209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32%,实现了局部区域由“沙逼人退”到“林逼沙退”的转变。

投资6亿多元建防护林

造林保存面积由806万亩增加到2092万亩每每和老人们说起榆林以前的生态环境,“风沙”是他们最难忘却的。30多年前的榆林几乎一年四季都是黄沙漫天,特别是春季四五月间,三天两头刮风起黄沙,出行困难不说,连家里都是沙粒遍地。

我市是全国荒漠化治理重点地区,是国家树立的治沙综合示范区,也是“三北”四期工程建设国家级示范区。自1978年以来,在“三北”工程的实施带动下,我市造林保存面积由806万亩增加到了2092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2%,沙区林木覆盖率提高到42.9%,建成了长1500公里、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防护林带,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360余块;滩川塬涧地区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实现了林网化;860万亩流沙基本得到固定、半固定。黄土丘陵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万平方公里。

我市“三北”工程第一阶段(一、二、三期),全市实际完成总投资3.2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7328万元,占22.7%;地方配套2000万元,占6.2%;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3亿元,占71.1%。2001年至2010年“三北”四期工程建设期间,我市完成国家下达的人工造林任务152.25万亩、封山育林任务9.27万亩,国家投资1.89亿元。2011年至目前,我市完成国家下达的三北“五期”工程人工造林46.1万亩,国家投资1.34亿元。

生态环境发生根本变化

?

林木覆盖率由12%提高到30.7%

我市通过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沙区150万亩农田全部实现了林网化,每年平均增产20%以上。据测定,自“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以来,我市沙区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30%至50%,年移动速度由5米降至1.68米以下,每年浮尘扬沙天气由66天减少至24天,自然降尘较无林区减少90%。固定沙地表层沙土细粒增加,出现结皮层,表层持水量增加20%以上,10厘米表层养分增加5至20倍。特别是林网保护区的小气候条件出现明显变化,年平均风速比空旷地降低28.8%至49.4%,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对农牧业的影响。在南部丘陵沟壑区,水保效益也显著提高,新增水土保持林2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年输入黄河泥沙减少2.4亿吨。

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20%的耕地生产了60%的粮食

我市“三北”工程建设在统筹城乡、工农、经济、生态的基础上,把生态和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提高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而且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木材蓄积和经济林为主的木材、林果、薪炭林产品使我市林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0.8亿元增加到9.69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由每年的20元上升至264元。全市沙区初步形成了以灌溉农田为基础,粮、油、菜、肉、蛋、奶为主导产品的新格局,农林工副一体化的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农业抗灾能力明显增加,全市受风沙危害的150万亩农田,已经由过去“三翻五种,十年九不收”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项目区用全市20%的耕地生产了60%的粮食,即使在1995年、1997年的大旱期间,项目区粮食产量也分别达到了42.6万吨和35万吨;同时,“三北”工程建设期间,共投入了1533万个工日,平均每年提供2万个就业机会,对缓减我市人口增长与群众物质需求之间的矛盾发挥了一定作用。

近年来,我市还实施了千村万户绿化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工程,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使农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贵阳白癜风知名医生咨询挂号

南通治疗龟头炎到哪家医院好

南京治疗小儿白癜风费用多少钱

上海医保定点专科医院

南昌哪家治疗梅毒好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