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厚叶龙胆

李国祥粮价调控要以稳定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三明见血封喉狼尾草属苦槛蓝细雀麦

时间:2022/08/17 16:59:13 编辑:

李国祥:粮价调控要以稳定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

李国祥:粮价调控要以稳定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

嘉宾:李国祥,1963年8月生,安徽和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市场与贸易方向的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粮食安全和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跟听课大学生达2100多人次踪研究,连续10多年为年度中国农村经济分析预测(农村绿皮书)撰写主报告。

主持人:王瑜 郭少雅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李国祥

对我国大多数麦农来说,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这个“丰收”不仅仅体现在夏粮实现了“九连丰”,还体现为国家再次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升幅将近10%。但是,丰收后农民能否增收,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夏粮市场的购销情况。今年新麦上市后价格一直弱势平稳,有的地方甚至一度再现“卖难”,这不仅让急于售粮的农民着急,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就此话题我们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国祥进行本期对话。

主持人:今年新麦收获后,不少地方收购进度缓慢且价格较低,即使在姗姗来迟的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之后,新麦收购速度虽有所加快,但价格仍然在最低收购价上下浮动。您如何看待这一状况?

嘉宾:影响国内小麦价格的现实因素复杂多样。每个特定时期决定小麦市场价格的主导因素既可能是国内小麦市场供求关系,也可能是导致小麦市场价格走势改变的某个外部冲击因素。不可否认,当前国内小麦供求形势、国内宏观形势以及宏观政策都不支持小麦价格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的天气情况整体较好,风调雨顺,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小麦实现高位增产,增产幅度达到2.8%,一方面增产稳定了国家粮食供应,一方面也造成小麦市场供应宽松,小麦价格下行压力增大。同时,今年的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较晚,政策支持不及时,导致小麦价格高开低走,一直在低位徘徊。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后,小麦收购加速,价格也逐渐企稳,但与农民的期望相比仍有差距。去年小麦收购价格平均达到1.1元/斤,今年农资价格上涨较快,有的地方仅化肥价格涨幅就达到20%,而国家托市的最低收购价格在1.04元/斤左右。

从宏观角度来看,2003年开始,粮价始终处于上行态势,估计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现调整,这一趋势在明后年会更明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没有一种商品的价格是只涨不跌的,价格在一定幅度内上下波动都是正常现象。在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下行压力增大的时候,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护生产能力,防止成本上升、市场清淡、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累积性冲击。

主持人:近3年来,国家在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上进行了较大调整,这些调整对小麦市场的冷热变化有何影响?

嘉宾:今年中储粮再次成为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的唯一主体。从前几年的托市政策实施效果来新疆女蒿看,单一收购主体非常容易将粮食最低收购价变成实际收购中的最高价,尤其是在小麦供求关系比较宽松时。当然,前两年的最低价收购执行主体多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抢粮”、“转圈粮”、收储粮食品质不合格等,但是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角度而言,在供求关系比较宽松的环境下,单一主体收购能否让农民的种粮成本得到合理回报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从根本上说,多元化的收购主体对农民卖粮更有利。今年部分主产区小麦上市初期收购价低迷,农民出现一定程度的卖粮难,反映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存在收购启动慢、收购库点少、收购资水泥沙浆试块 70x70x20mm 10件金缺乏、收购标准过高等问题,下一步调整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时,可考虑在小麦上市初期就直接在主产区挂牌收购,稳定市场预期,并且在产粮大县适当增加收购库点,保障收购资金,此外,对农民销售的等外粮,也要做好收购预案,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主持人:前两年,加工企业等市场性主体在收购中都比较活跃,但今年市场性主体的收购热情始终不高,大多数仍然处于观望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应如何看待?三桠苦

嘉宾:受国际小麦市场价格预期上涨等因素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供求关系及其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在上升。在此背景下,市场化主体积极收购小麦,对于降低企业市场风险和维持小麦收购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市场性主体不积极,原因之一是目前企业的存粮仍然比较多。在前两年的收购中,一些加工企业的购入量大大超过自身的加工能力,目前这些存粮还没有消化完。原因之二是市场普遍看低后康定白前市,期待在低价位上收进小麦。此外,资金不足也是市场性主体不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加工企业自身具有一定存储能力,但是由于周转资金不足无法大量购进小麦。这就需要国家提供方便的贷款条件,通过低息、贴息等手段带动其收粮积极性。农民种粮不易,在卖粮环节,需要国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主持人:海关总署7月10日发布的进口重点商品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谷物及谷物粉进口总量为73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4%。在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三大主粮全部变成净进口且进口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上粮价的波动是否会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

嘉宾:今年1~6月份的粮食进口,是在国际粮价较低的情况下进行的,增幅虽大,但占国内消费的比例很小,对国内粮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我国农业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内市场的信号传导效应越来越明显,国际小麦市场价格上涨信息会迅速传递到国内,影响国内小麦交易主体行为。

受国际几大产粮国干旱气候影响,目前国际玉米、小麦、大豆的价格都上涨到一个历史较高位置。就小麦来说,虽然国内外价格联动性不高,但粮食价格的传导效应具有非对称性和滞后性,国际粮价长期高位运行,国内粮价长期处于低位,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国际粮价的上涨必然会对国内粮价起到支撑作用。

在国内外市场相互影响不断加深的情形下,单纯地从国内口粮角度来预判小麦市场价格走势,就可能出现误判。中国是粮食生产大国、消费大国,也是某些品种的进口大国,一定要学会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来平衡国内粮食供求。

主持人:粮价乃百价之基。在夏粮“九连丰”的形势下,在种粮主体售粮意愿多元化的背景下,如何才能保证农民实现种粮收益,如何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嘉宾:农民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粮食价格如果不能弥补农民的种粮成本,必然会伤害其种粮积极性。在市场机制下,大多数商品在供大于求时,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调整种植结构,但粮食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如果市场价格连弥补农民种粮成本都达不到,短期来看农民收益受损,长期来看将会给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带来隐患。因此,当市场可能对粮食生产产生破坏性的调节作用时,宏观调控一定要以稳定生产能力为首要目标。

在保护粮农利益、维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加大种粮补贴力度将使朗盛能够根据未来几年的需求进1步扩大其业务、扩大生产能力,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奖励力度,不断提高小麦、稻谷的最低收购价。现在亟需完善的,是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防止白浆果苋自然灾害对农民利益的损害。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农民不愿看到也无法控制的,这部分损失不能让农民独自承担消化,应建立相应的保险制度来对受灾农民进行补偿。近年来,国外农业保险在原有自然灾害险的基础上,开始向市场价格险延伸。在这方面,我们也应当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需要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的能力不足,突出表现在价高时惜售,价低时恐慌性抛售。政府一定要通过信息发布和预警,及时对市场进行正确的引导。政府发布信息,一定要站在公众立场上、农民的立场上,保护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做市场正常秩序的维护者,这一点非常重要。

男性早泄喝多久的药有效果
温肾固精的中成药有哪些
肾虚精亏吃什么补肾
更年期睡不着觉怎么办
相关资讯